这个月,我想大部分人都过了一段非常态的生活--正如《三联生活周刊》所说:这个月大家“在最需要欢乐的时候,陷入焦虑;最需要聚会的时候,只能死宅;最需要出力的时候,却被禁足。明明无事可做,却非常疲劳。”
这个时候,对很多人来说最好的选择只能是等待。也许只有在这个阶段,我们才更能体会日常生活的美好与可贵,才能好好地在家里拿起一本书细细地品读。
于是,就有了这一期特别的「三文·读书会」--
- 三文 · 线上读书会 -
昨天读书会的小伙伴们在群里用语音或文字给我们分享了许多高质量的书籍和观后感受,一期来看看。
1
田 田
欺负人的经济
资本逻辑竟然成为真理
这本书说什么?
“今日人类面临的危机,雅卡尔在二十多年前早有预料: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种族冲突、贫富两极、核武威胁、天价住房、就业困难……人们声称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将克服这一切。
而雅卡尔认为:人们深信不疑的经济主义,正是造成这些后果的一大根源。
雅卡尔从科学的角度,对人们熟悉的经济概念和现象一一辨析。循着他的思维路径向前,你会突然在那些理所当然的观念中,发现偏离初衷的逻辑漏洞。”
给未出世的你
致2025年的世界
这本书说什么?
“这是一份送给“一零后”的成人礼。
1999年世纪之交,七十四岁的雅卡尔写下这封信,期待未出世的重孙在自己百年诞辰的2025年,打开它。睡莲的方程式
科学角度的种族、智商与星座
这本书说什么?
“在湖里种一株睡莲,它每天增长一倍,30天后会占满湖面。问几天后能盖住一半湖面? --第29天。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很容易掉进指数增长的陷阱。雅卡尔喜欢去学校与孩子交流,他发现教育中也存在诸多类似的盲区。他用科学的角度,破除学校中、社会上流行日久的偏见,例如成绩背后是怎样的价值观?知识的意义究竟在于实际应用还是形成观念?知识和理解能力是不是一回事?还有种族与种族主义、智力与智商、个人命运与遗传命运…”中东死生门
巴以行走观察
这本书说什么?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冲突,可以追溯到一百年以上的历史,或许是这个星球上绵延至今,最古老的战争,让全人类束手无策,至今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两年在加沙的生活,让当时作为新华社唯一常驻记者的周轶君直面生死,容不下矫情造作。在冲突仍频的加沙、圣地耶路撒冷生活的人们,和平或许只是战争与战争之间的幻影。战事令人厌倦,领袖也随风而逝,留下来打败时间的是芸芸众生的日常。”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这本书说什么?
“《平凡的世界(套装共3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张居正(四部曲)
作者:熊召政
这本书说什么?
“小说围绕着张居正与首辅高拱这两位权臣之间的政治斗争,展示了它庭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写出了斗争的复杂与残酷,塑造出了张居正、高拱、冯保、李贵妃等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
历史的镜子
作者:吴晗
这本书说什么?
“《历史的镜子》为吴晗解放前所作,出版于1946年。内容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突出了他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集中论述了社会风气的堕落、政治的腐败、人民的困苦与国家兴衰治乱的关系。提出了改良社会风气,限制权力,根除腐败,实行治人与治法结合的民主政治,报刊与言论自由等众多现实的问题,很有启发意义。”
变量2
作者:何帆
这本书说什么?
“这本书让你看懂基本盘,基本盘是那些哪怕失去了也还能再拥有的东西;这本书让你学会演化算法,演化算法是让你见招拆招的武*秘籍。你会看到,教育领域出现了更多的“微创新”,适应中国市场的企业将收获巨大的“苟且红利”,年青一代站在代沟的另一边,带来小趋势的突变,中国的技术创新正从四面八方集结,马上就要爆发…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变。看到基本盘,看到那些失去之后还能拥有的东西,这是你做出重大选择的关口。用演化算法定义生长。”
论语别裁
作者:南怀瑾
这本书说什么?
“《论语别裁》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别具一格的。”
论语感悟
作者:于丹
这本书说什么?
“《于丹:论语感悟》延续了于丹的风格,以现代的视角来讲述孔子的思想。在书中,于丹从多个方面阐释了《论语》的朴素与温暖,以及至始至终充满的智慧。她用通俗易懂、妙语连珠且能激起共鸣的文字告诉我们,《论语》的智慧不止于一两则警句,更珍贵的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它总是用素的话去点明至高的真理。”
一句顶一万句
作者:刘震云
这本书说什么?
“《一句顶一万句》的故事很简单,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走一来,延宕百年。”
100个基本
松浦弥太郎的人生信条
作者:[日]松浦弥太郎
这本书说什么?
“人生不需要大道理,一点小哲学就够了。
《100个基本》是张德芬最喜欢的日本生活美学大师——松浦弥太郎对其生活哲学的最高诠释,一本精致实用的人生箴言录。
在这本书中,松浦以更贴近的姿态、更诚恳的思考,审视日常的美好:原来好的生活可以很容易,恪守“基本”,才能享受生活;原来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本质。”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作者:[英]艾萨克·牛顿
这本书说什么?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全新修订版)》是牛顿科学才华处于巅峰时期所写的旷世巨著。是他“个人智慧的伟大结晶”。这部书,精辟地解答了牛顿之前几个世纪最有才智的人一直想解答却一直无法解答的问题。牛顿不但总结出了力学的基本定律。而且还发现了证明这些定律的数学方法。奠定了数学成为描述宇宙运动的语言的基础。”
文学回忆录
作者:木心
这本书说什么?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路易斯·I·康的空间构成
图说20世纪的建筑大师
作者:[日]原口秀昭
观后感:
路易斯康这个人我在某一期读书会上分享过他的语录,因为一生忙于建筑,所以他自己本人没有什么作品。关于他的作品都是后人给他总结的,他是20世纪的著名美国建筑大师。
这本书是一个日本建筑师分析路易斯康的建筑空间构成。我看完以后的感觉:从理论层面和“主义”层面分析的头头是道,各种牛x的词语和专业术语满篇,然而却没有说到路易斯康的空间构成到底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只说了他例如喜欢45°角斜放建筑体,角与角之间的链接,如果从某些过去的主义上创新,如果体现了路易斯康与别人的不同。
但是我感觉我的期待更多的是这样的建筑结构带来的影响,后人如何看待,均没有写。感觉更多的是一个路易斯康的追随者在分析他的“不同”,而这些“不同”,就是不同就是了…所以颇为失望。
这本书说什么?
“将路易斯·I·康的作品从空间构戒的视点加以分析,形成容易理解的视觉表现,然后,将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密斯·凡·德· 罗、勒·柯布西耶、阿尔瓦 ·阿尔托、等20世纪的巨匠们的空问构成与路易斯·I·康空间构成作比较。在明确双方作品各自本质的,同时,对整个20世纪,作-历史性的透视。通过对比众多的建筑作品,尝试让每个作品都浮现出它自身的特性。最后,对路易斯·I·康的空间构成的轨迹、变迁进行总结并列表从整体、部分、结构特点对其84个作品作了精要的分析比较。”
节日之书
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
作者:余世存
观后感:
我自己阅读这本书的感受第一是对知识的了解,以前知道苏东坡写了《黄州寒食帖》,是著名的行书,并不知道寒食节是古人在每年钻燧取新火的那几天以冷食度日,是纪念火种的来之不易,最早的祭祀也是源于寒食。后来宋代寒食和清明合二为一了,除了返乡祭奠先人还会有踏青郊游,中国人之所以会在春天这样万物生发的时候来接触死亡,就是所谓“出生入死”。传统节日里有很深刻的人生哲学。
第二个感受就是我们个人的生活需要和传统节日来重建联系。平日我们只是知道一年365天,有多少时间在工作,学习,休息…但其实我们每个人也活在大时间大时空序列里,而节日就是时间的代表,天地人之间是有着相应关系的。
这次的新冠疫情爆发时,微信上开始流传历代鼠年都发生了哪些不好的事情,而恰巧冬季的腊八,小年,除夕等,都有慎终追远的告诫:人要懂得退场收手,不然过节只是过眼前的热闹。这并不是迷信,其实是包含了古人深刻的观念,与四时合其吉凶。现代人要活得从容是需要认知大时间序列的逻辑。
这本书说什么?
“这是一本讲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读本,主要是介绍传统节日,从春分到元宵,其中有我们现在依然在过的节日,也有逐渐被淡忘已经没有庆祝的节日,他们的来历和发展,同时也是讲述节日背后中国人的生活简史。”
态 度
吴军家书
作者:吴军
观后感:
这本书比较像现代版的《傅雷家书》,文字更精炼,让人感受得到一个科学家的家风。我自己不太喜欢书名,估计是出版社的要求,并不能很好代表书信的内容,而且透过文字吴军其实是个比较有趣的人。
看这本书有个感受就是广泛阅读的好处,有次读书会我记得申思说她看了本讲经济学的书,作者解释20世界末纽约的犯罪率大幅下降是由于70年代起堕胎开始合法化,而单亲家庭孩子是犯罪率较高的群体。吴军讲他也看了这本书,但是他并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因为他是数学家,所以就查阅了大量的数据:美国真正的堕胎高峰期是在什么时候,过去三十年美国单亲家庭的数量是否在减少,等等,他从大数据的角度,加之他自己在美国生活的体验,重新解读了这个问题。我没有在纽约生活过,看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角度,能深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哈哈哈。
这本书说什么?
“这本书是吴军老师给正在上大学和上高中的女儿们的家书,针对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遇到的有效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理解并赚取财富等具体问题,以及如何洞察世界、人生等哲学问题,给出了诚恳的建议。这些建议或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特别是十多年来参与大学管理和在世界一流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或源自其尊崇的智者的成功经验,对渴望自我精进、加速成长的读者有着极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山丘上的修道院
勒·柯布西耶的最后风景
作者:范毅舜
观后感:
这是一本旧书重读,因为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作者是台湾人,摄影家。受邀成为法国拉土雷特修道院的驻院艺术家,而修道院的设计者就是柯布西耶,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个作品。这本书就是作者在驻院期间拍摄的照片和写下的文字合集,很细致地呈现了修道院的细节和在其中生活的人,当然还有作者的感受,信仰与建筑,人事的机缘巧合和起落成败。
这本书我大概看过三四遍了,它更像一本艺术手册,作者身为摄影师,但是他的文字毫不逊色于专业作家。我自己看过好几个柯布西耶的作品,这本书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他的建筑的迷人之处,即使没有看过柯布西耶作品的人,应该也会被其中的文字和图片吸引,说不定也会对建筑之美产生兴趣。
这本书说什么?
“半世纪前,一位自称为无神论者的西方建筑泰斗,为西欧培育神职人员的古老宗教团体设计修道院,他们之间会擦撞出什么火花?
几十年后,一位来自东方的教徒兼摄影家,在这座世界知名的建筑物里恣意徜徉,他如何藉由这座经院建筑整合自己,端详出背后更庞大的生命故事?全书分为两卷,卷一共三章,逐步探索了勒·柯布西耶和拉图雷特修道院结缘背后的故事。”
山之四季
作者:[日]高村光太郎
观后感:
这是本小散文集,是作者在山间隐居的时候写的,记录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以及春种秋收的生活场景。有一幕,高村光太郎描述到晚上他才不会像那些村民早早就睡了,他会独自一人把白天捡的板栗放在烤炉里烤着吃,虽然这本书好多他描述的场景我只能靠想象出来,我也能感受到那种独自享乐不急不躁的心境。
高村光太郎把一个人的生活描绘得很有趣很充实,让人看到普通人可以跟山川河流对话,可以跟四季风光好好相处。
这本书说什么?
“《山之四季》是松浦弥太郎在《日日100》中严选推荐的好书,真正的百里挑一。「《山之四季》这本随笔集,记述了高村光太郎的山居生活,优美的文字像是在对孩子娓娓诉说。」”
白夜行
作者:[日]东野圭吾
观后感:
《白夜行》虽然是推理悬疑小说,但是个人认为也可以看作是对家庭关系的一种解读,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了人的一生。这篇小说让我有点点“失望”,推理性、情节性和对任务的刻画,不太符合我的口味(原谅我就是这么主观),因此原生家庭对两个主角的影响也因为情节推动的原因被无限放大,真实性略差。
这本书说什么?
“1973年,大阪的一栋废弃建筑中发现一名遭利器刺死的男子。案件扑朔迷离,悬而未决。
此后20年间,案件滋生出的恶逐渐萌芽生长,绽放出恶之花。案件相关者的人生逐渐被越来越重的阴影笼罩…”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Educated: A Memoir
作者:[美]塔拉·韦斯特弗
观后感:
这本书我看的比较压抑,因为社会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对于她所承受的痛苦会有些不能理解,有时候甚至很愤怒。但是当你意识到她和我们是同龄人的时候,你便更多感到这个世界的纷繁复杂,也许这是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
这本书说什么?
“这本书讲的是1986年出生在爱达荷州山区一个保守摩门教家庭的肖女士,因为家庭的宗教信仰,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后来通过自学,一路开挂获得一顶顶熠熠生辉的学历高帽。本书重点是在讲她如何一步步挣脱原生家庭对她的精神压迫,迫使她最终意识到亲情和家庭的爱与个人的自由和理智是在不可调和的两个对立面。当她最终放弃了要将两股力量硬拧在一起的时候,她终于成为了一只自由的鸟,飞往了属于她的山,但是这只鸟也永远地失去了她可以回去的窝。”
步履不停
作者:[日]是枝裕和
观后感:
这是我假期里最喜欢的一本书,一方面是因为同样东方家庭背景下的社会人文环境会有更多共鸣感。而更重要的是,它描述的就是一个个我们身边最为普通平凡的家庭和基本上都不可避免会遇到的亲子关系问题。
小说整个的步调很缓慢,主旋律也有点丧丧的,可是那种静水深流的日常不也就是我们的一天天吗?
这本书说什么?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已经是夏末的季节了,院子里的紫薇花开得璀璨,黄斑蝶在山坡上翩然飞舞着。横山良多与妻儿一同返回位于湘南海边的老家。久违的横山一家人,每年只有在大哥纯平的忌日才会团聚。在沁凉的麦茶、红透的西瓜、母亲绝手的好料理炸玉米天妇罗,加上外卖的顶级寿司和鳗鱼饭之间,闲散地度过看似平凡的一天。然而他们细细分享品尝着的,却是欢笑背后隐隐的哀伤,小心翼翼的对话又忍不住的争执中,不经意触动的回忆以及深藏在彼此心中不曾说出口的秘密…”